投资50万元,一年收益率13%——这是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一支投资基金宣称的收益率。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一家位于北京国贸某高档写字楼的公司,只见该公司的格子间里,十几名穿着黑色套装的年轻人,在不停给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手机号码拨打营销电话,他们态度热诚,语气殷勤而急迫。隔壁就是数间单独会客厅,在这里有公司的财富管理部门总监亲自接待上门咨询的客户。
这支债权型私募基金的资金规模为6000万元人民币,投资项目是山东潍坊市的一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预计11800平方米,严格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造。”
“大部分的私募融资计划都是投向了房地产项目,即便项目是真实的,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也很难说它承诺的收益有保证。”一位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2013年末,由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与高和资本联合发布《2013年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房地产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30%上升至2012年的40.5%,资金总额在8年间增长高达6.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