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1日,北方太原刚刚迎来了第17个节气——寒露,意味着冬天的脚步声更近了,供暖日程即在眼前。尽管屋外寒意尤甚,但此刻,一场以“龙城安居梦”为主题的室内影展人潮涌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不是老孙家么?看看咱以前的房子,真不敢相信,现在能盖得这么漂亮,变化太大了。”影展现场,一位回迁户看着老邻居的旧住所,发出这样的感慨。
影展的举办地,正是太原晋东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项目——国樾·龙城湾,自2013年6月进场施工以来,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装修和配套设施等建设,具备交房条件。
作为太原市首个政府主导建设的保障房小区,国樾·龙城湾从建设模式、理念、规划和设计方面,都进行了革命性颠覆。不论是房屋质量、产权明晰,还是破题拆迁难,该项目都走在前列,其中多项创新堪称全国首创。
“免检产品,太原市保障房的标杆。”太原市市长耿彦波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如今,随着交房日期的临近,一期3824户居民的安居梦也将完美实现。国樾·龙城湾的竣工建设,也为太原棚改安置房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一家三代人的安居梦
记不清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看了多少遍,两年半时间里,孙爱莲带着小孙女曾无数次出现在项目施工地周围,一点点看着曾经的小平房被拆了盖,推了建,才变成如今高大上的新楼模样。
“基本上就是十天来一趟,天天就是盼啊盼,等啊等,盼着一家人早点搬进新房。”眼前的孙爱莲满脸幸福,看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内心满是期待。
孙爱莲一家是典型的三代同堂,以前,一家五口人挤在71平米的小平房里,环境差,生活条件艰苦。尤其是小孙女的到来,让本就拥挤的房子显得更加狭小不堪,有条件了换个大点的房子一直是全家人的梦。
2013年开始的太原市晋东棚户区改造,让孙爱莲一家的安居梦有了实现的可能,涧河路以东,享堂新村以南,敦化北路以西,北中环街以北的区域都被列入了此次拆迁改造范围。
孙爱莲家所在的吕家院,正好就在享堂新村以南。能赶上拆迁换个大房子本身是好事,可是一直以来的回迁难,也让孙爱莲在高兴之余犯了难。太原市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有的自拆迁起8年、9年回迁不了,少的也得 5年左右,回迁时间成为孙爱莲最担心的问题。
一家人经过反复商量,决定还是积极支持政府棚改。最终,孙爱莲一家出现在政府动员拆迁的首批住户名单中,不过,也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无论如何,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是艰难的。
国樾·龙城湾一期从2013年6月进场施工以来,用了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具备交房条件。这样的拆建速度,在全太原市也是最快的。
“没想到能盖得这么快。”孙爱莲说,自己亲身经历了新楼的建设,看着房子一天一个样,不禁感慨万千。
眼下,孙爱莲最关心的就是今年能不能交房,再就是自己最终要补的差价有多少。按照太原市的棚改补偿政策,“征一还一、再无偿赠送15平方米”,比如拆一个20平米的房子,白补给15平米,就是35平米。
孙爱莲一家原来是71平,加上政府补偿的15平米,就是86平米,也就是说,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从原来的旧平房搬到两室一厅的新楼房。但考虑到儿子媳妇都是独生子女,将来还想再要一个孩子,所以当初申请时,孙爱莲直接登记了120平米。
“如果补的差价合理,我们住大房子的心愿就能实现了。”孙爱莲很期待。
(以上文章由优居网编辑李瑞萍—H转载)
相关阅读:
公园伍号携手高力国际 为业主打造最舒适居家环境
首付两万 地中海风情湖景大四居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