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 本地楼市 优居原创 数据专栏 国内楼市 土地动态 新房快讯 城市建设 人物专访 商业地产 购房百科 房地产新政

太原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选址运营 有了标准

2014-07-14 00:00: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点击 评论


        7月11日获悉,由太原市发改委、质监局、交通局和市公交公司、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制定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和《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规范》两项地方标准,于6月底获得批准并正式实施。今后,太原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有了“准谱”.


  


        如何更好地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两项标准给出了答案,“实行标准化的运营管理和服务,全力解决‘四大难题'--租还车难、布点难、维修难、咨询难”.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选址要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发展规划;选择在居民区、商务区、学校、火车站、公交客运等人员出入密集的公共场所附近;


  


        人口密集服务站点的设置间距为300米到500米,其他地区为500米到800米;


  


        选择平整硬化的场地,方便公共自行车的租还和调运;服务站点距离主干线交通路口边线应大于等于15米;不影响盲道和窨井盖等其他公共设施正常使用;方便电源和通讯网络的接入;在人流量大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不易到达的区域,要适当增加密度。


  


        针对车辆损坏问题,标准规定,“每8000辆公共自行车应建立一处维保中心(占地面积大于等于3000平方米)”,且要有维修设施和专业人员。标准规定,“应按照使用年限进行更新”.在运力方面,要求“每800至1200辆公共自行车应配备一辆调运车”,以此计算,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大概需要40辆调运车,目前运力明显不足。另外,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停电或设备故障导致无法还车时,标准指出,“应提供应急处置服务”,服务人员须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