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手机软件理财数据显示,“房贷压力最大的为在京购房者,每月还房贷平均数近7000元;房价方面,北京也以每平方米36373元居榜首。”
见识过了令人咂舌的京城房价,放眼全国,各地都显得颇为和颜悦色。尤其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只及北京的零头。“看爹看娘、回家买房”、“你过年、我买单”、“春节无休、马上有房”……层出不穷的促销广告,让在京工作、回家过年的人们纠结不已。
买房为心安、给自己留退路、躲雾霾无惧涨跌、投资自住一举两得……京外置业,正成为不少担忧于北京的限购政策、畸高房价、空气质量等问题的“北漂”一族、甚至北京“土著”、新北京人现实的选择。
来京务工者
“以后不管在哪儿打工,
心里都觉得踏实”
25岁的装修工人闫良龙,正满心期待地等着拿新家的钥匙。去年,他在县里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毛坯的,期房,今年3月份、4月份能下来。”
2008年,闫良龙与许多年轻人一样,离开河南商丘的农村老家,去大城市打工。他跟着叔叔来到北京干装修,一晃已是6个年头。刷墙、水电等室内活计,小闫基本都能胜任。
北京装修的人工费近几年一路走高,目前小闫一天的工钱在300元左右。“但不稳定,说不准。现在过完年了,开春之后是装修旺季,忙的时候天天有活,一个月能赚差不多万把块钱,淡季的话可能好几天也没活。”平均下来,刨除开销,小闫每年能剩下3万元左右。
6年来,装了北京数不清的高楼公寓、低矮民宅,但“够不着,也没有必要”,他从未想过把家安在这里。“以前我们是用老家的宅基地盖房,现在流行在县城里买房。我爸妈目前还在农村,买了房,平时他们可以过来住,能稍微舒服点儿,过年过节我回去了也可住。”
这套位于商丘民权县的房子每平方米售价2900元,总共约30万。在父母的帮助下,加上自己打工几年的存款,小闫没有贷款,一次付清。虽然用光了积蓄,但不用还贷,少了后顾之忧,他很是满意。“以后不管在哪儿打工,心里都觉得踏实。”
因为是自住,小闫不太介意房子未来升值与否、涨幅快慢的状况。“指望着它投资不可能,真要想投资的人就贷款买个5套10套的。而且我们这房便宜,就算涨一半也没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