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怪圈:纳税人补贴富人养老保险企业低价圈地、拿补贴,转手进行高端开发,公益政策与商业行为的边界开始模糊在各路资本热炒养老概念的当下,坐拥优惠政策的保险公司面临着“借公益之名行牟利之实”的广泛质疑,在这背后,则是纳税人出钱补贴富人的养老地产怪圈。
目前,泰康人寿就在15个地区与地方政府谈判拿地,筹备在3年内建立15个养老社区。除了泰康人寿之外,近年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合众人寿等多家险企纷纷拿地,进军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成为“香饽饽”,与政府给出的巨大优惠直接相关。“每年国家都有补贴预算,你不申请别人申请,有办法的人就申请到了,没有门路就申请不到。越有能力、越大的单位,越能够申请到补贴。”北京一名做过养老地产项目的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过,享受多重优惠的险企将养老地产推向高端化,引发了市场关于补贴富人的质疑。“高补贴对接了高端产品,是目前养老地产的行业现状,这说明政府设计的政策出现了逆向选择问题。”另类投资机构华强资本CEO艾晓峰对本报称。
低价拿地,政策扶持
2013年6月,泰康人寿投资的第一家养老社区“泰康之家”在北京市昌平区揭幕。当时,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向媒体表示,700亿~800亿是规划中全国15个连锁养老社区的总投资额。
事实上,在养老产业逐步成为朝阳产业时,有着丰富闲置资金、丰厚客户资源的保险企业,率先一片欢腾,养老地产开始成为险资聚集地。
拿地成本是养老地产最主要的成本,低价拿地让险企得到巨大实惠。泰康人寿一名中层人士对本报表示,泰康就有专门物色合适土地的团队。
其后,泰康人寿“拿地之旅”再下一城。7月10日,泰康人寿子公司广州广泰投资有限公司以竞标底价13277万元竞得广州萝岗区永和区YH-A4-1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面积为23810平方米,出让年限40年,按13277万元的成交价计算,楼面地价为2788元/平方米。招标公告显示,该地块用于建设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及其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