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虽然还未正式落地山西,但是我省许多70后、80后妈妈已经开始为实施“全面二孩”做起了准备。记者日前从我省各大医院了解到,妇产科已经迎来了咨询热潮。然而,不少儿科医生却对政策落地初期的“生育高峰”表现出些许担忧,儿科医生不足已是目前不争的现状,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后将加剧这种供需矛盾。
1 床少“医荒”困扰儿科
今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2013年11月12日闭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更是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预示着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
据“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山西时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对全省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条件家庭的调查摸底,以及对现有独生子女婚育现状分析测算,在2020年之前,全省累计多出生约18.96-23.8万人,平均每年多出生2.7-3.4万人。
然而,面对积极准备“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的待产妈妈和儿科医生不足的现状,不少儿科医生对政策落地初期的“生育高峰”表示了担忧。
11月24日早上7点还未正式开诊的太原市妇幼保健门诊大厅里已经人声鼎沸,丝毫没有受到太原市大雪的影响,等着挂号、缴费等患者早早的排起了长队,医院走廊里,充斥着孩子们的哭闹声和家长们的安慰声。“号太难挂了,孩子发烧39.6度,虽然来的已经很早了,但是比我早的人太多了,只挂到了17号。”正式开诊后,候诊区一位抱着女儿候诊的太原市民表现的很焦急。
不仅是门诊,各大医院的儿科住院部也是“一床难求”。“今天一大早,我又到省儿童医院办理住院,但医院还是告诉我,没有床位。联系别的医院,也说没有床位了。”为一张儿科病床已经等待了2天的刘先生欲哭无泪。
据了解,目前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仅有20余名儿科医生,已不能满足需要,平均一位医生一天要面对近40名小儿患者。另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儿科医生缺口达20万,“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这一“供需”矛盾将更加紧张,或达到30万人。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薛萍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生育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儿科医生荒或将成为普遍问题,这个原本就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引起了更广泛的焦虑。
2 尴尬的儿科医生
“高风险,低收入,易引发医患矛盾”已经成为造成儿科医生短缺原因的共识。
据对数家医院的多位儿科医生的调查得知,由于儿童病情的陈述基本依靠家长,而且儿童病情变化快,稍有不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儿科医生执业风险较高。同时,儿科医生需要承受较大心理压力,儿童来病急、变化快,耐受性差异大,病程长短也不同,但家长情绪焦虑,不太理解,所以极易引发医患矛盾。
“检查项目少、用药少、费用低,医生收入比其他科室低”的儿科是“大门诊、小病房”。“儿科主要病人都集中在门诊上,在检查手段方面,与成人检查相比较简单,儿科普通生化检查只占门诊量的10%,拍胸片数量占3%左右,医院只能保本经营。”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成人科室检查项目常用CT、核磁,治疗时常用支架、起搏器、人工关节等高值耗材,成人用药剂量也大,治疗费用动辄上千元。而儿科有什么?雾化吸入、微量元素检测、输液,检查最多也不会超过100元钱。由于医院要自负盈亏,而儿科利小,却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儿科因为风险高“不赚钱”,成为综合医院眼中的“烫手山芋”,各大医院儿科逐渐“萎缩”;“逃离儿科、远离儿科”也成为很多临床医学生的选择,同时,各医学类高校也取消了开设儿科医学专业,儿科医生队伍也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