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板拆除了,高架桥放行了,学府街正式通车了!"近日,多路交通信息广播以及微信朋友圈内,大家不断转发一条好消息,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学府街经改造,已全线正式放行。
得知这一好消息后,家住学府街的赵先生出门时,立即开车上桥体验了一番。这个周一,面对宽敞平整的路面、顺畅快捷的立交、造型各异的人行天桥,不少市民称赞:新路走得舒服又通畅!此次道路改造,让城南地区又有一条主干道,为城南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通车提前半月多
赵先生说,自从改造后,天天盼望着早点通车。没想到,这么大的工程,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基本完工了,多亏了所有施工人员加班加点的工作,原来说要封闭到11月底的,没想到提前半个多月通车了。
据了解,学府街上次修建时间为2004年,11年来,一直是双向四车道,一到上下学时间,狭窄的道路就变得拥堵不堪。其中,在体育路等几个重要路口,又有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学府公园以及多家商业设施等,人流量较为集中,拥堵很严重。而且,道路沿线的水、气、暖等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的容量也严重不足,急需扩容。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条道路拓宽为双向十车道,显得特别宽阔,深灰色的路灯、古建筑风格的公交站牌等基础设施已经安装完毕。经过一番体验,我们发现,这个周一的早高峰,因为学府街的通行,城南地区周边道路也比较顺畅。
四个车道变十个
本次学府街改造范围是西起滨河东路,东至建设路,全长4.3公里,规划红线宽50米。
道路改造后,地面主线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变为双向十车道,拓宽了一倍多,也有助于缓解南内环街、长风街的通行压力。新增建的高架桥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架桥下方的地面辅道为双向六车道。主线道路两侧分别是绿化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便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便道采用人非共板模式。
为了实现主要路口的快速通行,学府街在改造中分别设置了平阳路、长治路和体育路两座高架桥,并通过匝道桥与滨河东路连接。这样一来,经过上述路口时,可以直接走高架桥,一路畅行。而且,学府街与滨河东路相交处增设的匝道桥,也解决了过去车辆在滨河东路由北向南行驶时无法直接驶入学府街的难题。
除设置高架桥、匝道桥外,学府街沿线的电力、通讯等架空线路全部入地,地下管网全部配齐、升级。在道路两侧分别设置了两条雨水、污水主管网,还配建了地下雨水方涵,地下排水能力提升了数倍。
此外,还更换了供热主管网,确保未来沿线有更多新建小区可加入集中供热,实现温暖过冬。
地上地下放心走
学府街,顾名思义,是学校聚集的地段,周边分布着九一小学、山大附中、山西大学等。工程负责人介绍说:“为了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学府街改造也借鉴了南内环街的改造方式,从高架桥,到天桥,再到地下通道,一次性同步建成完善的立体交通系统。经过这样综合、彻底、全面的改造,可以说城南地区又贯通一条城市‘大动脉’,不仅通行能力、综合承载力得到大幅提升,沿线景观也得到美化。”
同时,在长风街南一巷西侧,华宇商业中心附近有一条地下通道,主通道长26米,宽6米。施工方说,这里的地下通道有两个口,方便行人安全过街。在墙面涂料方面,与南内环地下通道一样,可轻松擦掉墙面污渍,不宜粘贴小广告等,确保通道内市容环境的干净整洁。
此外,学府街还建有4座人行天桥,分别位于寇庄西路、党校路、省建校、山西大学处,桥长均为35米,宽4.9米。
城南交通更便捷
长风街、南中环街、坞城路、太榆路、建设南路、龙城大街、南内环街、学府街……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南移,城南地区的路网改造也成为重中之重,经过几年的密集改造,城南地区的主干道多数已完成快速化改造,主要路口大多可以一路畅通,这个区域的快速交通路网日渐形成,为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借助学府街的改造,沿线不少商户也采取相应的转型策略,谋求更大的发展。相关人士表示,在城南地区,学府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学府街的北侧有南内环街、亲贤街、长风街等各具特色并已成熟的商业圈,学府街的南侧有南中环街、晋阳街、龙城大街等正在兴起的商业圈,作为衔接新旧两个商业圈的学府街,改造后的学府街期待凤凰涅盘。
有关人士表示,改造后,学府街的商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随着街景的不断美化亮化,还会引入一些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使城南的商业圈向更大范围拓展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