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脱离实际的“世界级山水庄园”大盘,却承载着一个省级贫困县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这也注定了一场人去楼空的荒凉结局。神秘叵测的开发商,难以还原的招商真相,无法置信的超级规划,满目疮痍的烂尾工程,晦暗难明的开发前景,让这个旅游综合体的身世故事显得越发恍惚离奇。
一个号称投资百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开工不到一年便陷入困境,其背后折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怎样的发展逻辑?山西沁县本地是否有能力消化一个如此规模的项目?
初冬,数十栋还未建成的独栋别墅和庄园抛荒在空旷的山间湖畔,显得格外诡异和扎眼。除了偶尔几声狗叫,这里大部分时间一片死寂。
“停工一年多了,开发商没钱了,人早都撤走了。”2013年12月26日,山西省沁县莱茵湖郡项目所在地,作为最后一批留守人员之一,张国林(化名)在这个荒山野岭之地独自生活了一年多。他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2012年11月,这个投资百亿的超级旅游大盘就彻底停工了,距离其正式动工仅有1年时间。
在整个莱茵湖郡项目里,像张国林这样的留守人员还有几名,分别居住在项目的各个角落。其中只有少数是开发企业的保安,多数都是项目承建商的人员,“施工时候垫进好几百万元资金,现在一分钱也没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