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
小程序&&公众号
资讯首页 最新资讯 本地楼市 优居原创 数据专栏 国内楼市 土地动态 新房快讯 城市建设 人物专访 商业地产 购房百科 房地产新政

中国养老地产现状混杂 步入正轨仍路途遥遥

2014-04-30 00:00:00 来源:新华网房产 点击 评论


        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次的享受,随着意识的转变,养老逐渐提上日程,房地产市场也在养老领域动了脑筋,基于“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去年以来,地产商和投资机构纷纷投身养老地产。


  


        然而,资金、标准、医疗、观念等障碍,让看似欣欣向荣的养老地产陷入发展困境。突破瓶颈、步入正轨、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养老地产健康发展“前路漫漫”。


  


        众多地产商投身养老地产


  


        当前,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对“适老化”住宅和养老住区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大增。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姜炜说,养老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支柱产业,养老住区作为养老产业重要的资源整合平台、运营服务平台与资本运作平台,是房地产企业进军养老产业的主要目标。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政策完善期,在转型过程中,不少开发企业主动或被动进入养老地产行业。


  


        全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张雪舟说,当前,主要有“四路”企业进入养老住区,即地产商主导的养老住区、大型国企主导的养老住区、金融机构主导的养老住区和运营机构主导的养老住区。


  


        不过,目前我国养老住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成规模、成熟、可复制的引领模式还在探索中,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很多企业靠其他业务来支撑养老服务项目的运行。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说,养老住区不是传统意义的房地产开发,但目前国内一些投资者的普遍做法是在住宅建设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无障碍设施,配有医疗机构等,养老住区开发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服务的倾向。


  


        朱中一说,与其他房地产开发不同的是,养老住区必须考虑配套设施、养老服务等问题,老龄经济更多卖的是服务而不是房子。


  


        养老地产背后难掩尴尬


  


        现有的养老地产项目多数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养老住区开发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项目规模过大,产品缺乏细分。一些地区,动辄斥资数十亿元,建设占地上千亩,甚至上万亩的超大型养老社区,这并不符合养老需求。


  


        二是市场定位不准,盈利模式不清,深陷长期投资与短期回报之困。养老地产高投入、周期长、低回报的特征使养老地产项目面临融资难问题。这就要求养老地产商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一般民间资本则很难进入或持久经营。


  


        三是规划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张雪舟说,目前,国内不少开发养老地产的机构对老年需求了解不够,致使功能配置不明确。此外,对于老年服务模式也缺乏了解,建筑空间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四是缺乏运营经验成为养老地产发展的障碍。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说,在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用服务撬动地产。如今,我国城市老人的房屋自有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他们不缺房子而缺服务,如果强行用地产绑架服务就会面临很大风险。


  


        五是缺乏标准和规范。一些专家认为,缺乏设计、建设、服务、收费等多个环节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是制约养老地产发展的瓶颈。不少养老项目规划和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在建设之初就难以满足养老需求,给长期运营埋下隐患。另外,一些借养老地产之名“圈地”的项目也得以实施,扰乱了行业正常发展。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