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去库存、限购的大背景下,很多房企纷纷加大销售力度,自销比例以及与房地产互联网电商合作亦有所加强,使得营销代理企业间竞争分化更加激烈,行业加速整合。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2017中国500强房企测评成果发布会上隆重揭晓的“2017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榜单及亲们最关心的榜单背后的亮点解读。
亮点一:排名
恒大首次“登顶”,百强榜单换血率近六成
从本次入榜企业来看,2017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头名位次首次易主,恒大集团凭借全年销售金额373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54.9%、充足的土地储备、旅游和健康产业的布局等强势表现将连续八年位居榜首的万科挤至次席。此外,碧桂园以销售金额突破三千亿及领先的成本控制水平首次跻身三强位置。绿地、保利、中海、万达、融创、华夏幸福、龙湖和富力分列四到十位。其中,多年业绩稳定、管控规范的龙湖和布局均衡、利润率领先的富力并列排名第十。
与2009年首次开展500强测评活动榜单相比,经过九年的发展,2009年100强企业中仅有41家仍保持在100强梯队,榜单换血率近六成。
亮点二:市场
集中度不断上升,市场延续分化态势
2016年,我国房地产产业集中度继续提升。从本次500强测评结果来看,2016年1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总金额约占500强销售总金额的35%,销售面积总计约占500强总销售面积的38%。前50强、100强、200强销售金额分别约占500强总销售金额的60%、70%和90%。行业周期化的变化背景下,行业资源加速向500强企业为代表的领先企业聚集。
报告显示,500强房企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总额达5.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6%,销售金额创下6.3万亿元的新高,同比增长40.1%。500强房企市场份额按面积和金额分别为33.05%和53.35%,分别较上年提升6.33和7.51个百分点。从不同能级城市的销售情况来看,不论是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以热点二线城市表现最为强势,部分三线城市回暖明显。
亮点三:行业
兼并加速,市场循环周期缩短
报告显示,2016年,房企特别是具有品牌优势、布局优势、资源优势、开发能力优势的标杆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买地产股来增加土地储备,并布局多元化投资。据统计,2016年房地产行业并购案宗数为198宗,涉及金额为4014.83亿元,同比上升43%;而2015年并购案宗数为343宗,涉及并购标的物价值为2815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央企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步伐明显加快。标杆房企收购中小房企项目扩大业务体量也是年内并购热点。
房地产行业发展周期的收窄也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最大特点之一。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共经历了五轮周期,具体可分为2000年-2002年中、2002年底-2005年中、2005年底-2008年底、2009-2011年底、2012-2014年底,而本轮周期始于2014年底。整体而言,我国房地产市场周期几乎都与调控政策宽松、紧缩、加码、松动保持一致,时间跨度上基本保持3-4年,但前三个周期时间均为4年左右,而2009年以来市场周期缩短至3年。
亮点四:趋势
存量资源谋求发展,积极开拓多元转型
随着我国房屋自有率的不断上升,存量市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存量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如何在存量资源上谋求企业发展成为不少企业思考的重点。目前,开发企业对存量资源价值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几大方面。其一,存量改造及开发,包括长租公寓、民宿改造、联合办公等业态。其二,平台撮合,包括分时度假等分享经济。其三,物流地产、产业地产等存量资源开发。
开发企业多元化转型也在逐步深入。多元化转型方向既包括与地产开发形成联动的在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及海外地产等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又包括完善地产开发相关上下游的多元化转型,如向处于行业下游的金融服务、租售代理、运营管理、家装建材、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多元化转型发展,也包括发展独立于地产主业的主要集中在金融控股、文化体育、医疗健康、能源等领域的转型等。
附:2017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