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省城太原经历了一场强降雨的洗礼,很多人的朋友圈也经历一场强降雨的刷屏。这场降雨持续时间之长,雨量之大,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些人的家里进水了,有些人的车被水泡了,还有些人被困在积水路段,无法前行。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温暖和力量,道路交警在积水中指挥交通,消防队员出动橡皮艇救人,很多政府部门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防汛救灾工作。最终,省城经受住了这次强降雨的考验。不过,据太原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指)的工作人员表示,七、八月份是山西的主汛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防汛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A 接连几天太原市防汛指挥工作都很紧张
7月18日傍晚时分,雨开始下起来了。因为此前天气预报就曾报导过,所以太原市防指很早就已经做好了部署工作,给各部门发出了预警和通知。但即便这样,在强降雨的那几天里,他们的工作还是紧张又忙碌。“18日晚上我们就增加了值班力量,19日、20日、21日三天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四到五个人值班,19日那天晚上人最多,基本上全员都在岗。因为从19日凌晨四点多开始,省气象台六小时内三次提高预警级别,从蓝色到黄色再到橙色。随着预警级别的不断提高,我们办公室里的工作氛围也是高度紧张。凌晨三四点大家就都在那儿监测数据了,不值班的人早上六点钟也都赶过来了。”太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暴雨那几天,他们办公室的灯都是彻夜通明。
而那几天,市防指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也是此起彼伏,不时有群众打来反映因大雨造成的积水问题,“反映到我们这儿的问题,我们会及时向相关县区各部门通报,让他们赶紧处理。比如说尖草坪区有个小区进水了,居民很着急,一直不停地打我们的办公电话,不过当我们向尖草坪区防汛指挥部反映问题时,他们已经到达现场进行处理了。”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就这样,在忙碌紧张中他们度过了汛情最为严重的几天。
据了解,每年的七八月份,即使没有这么大的雨,市防指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在紧张的工作。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洪水很多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许今天降雨130毫米没有出问题,但明天降雨80毫米就出问题了,这可能是由于一些河道在排水时有漂浮物堵在渠道桥梁前,使得水路不通,因此虽然雨下得不大,但很可能会漫出堤坝。所以到了主汛期的七八月,市防指的人就得时刻准备,每天都得在办公室紧张地监测数据。
如今,那场雨已经过去了一周多,但他们的工作却仍然在继续,一方面对当时的一些情况进行核实、总结,搜集当时相关的一些资料,为以后应对强降雨做一些总结性的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抓紧修复在降雨过程中受到损毁的一些基础设施,包括水利、交通等各方面。此外,还有就是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发现有雨,就提前安排部署工作,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继续应对以后的强降雨。
B 工作重点仍是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
“根据天气预报,过几天可能还会下雨,所以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仍然是全力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时刻监测数据,随时了解可能出现的情况。”太原市防指办公室主任张秀生告诉记者。
这场强降雨中,很多地方都经受住了雨水的考验,一些防汛工作做得很不错。“首先就是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再者就是发布预警以后,防汛指挥机构能够积极行动。市领导非常重视防汛工作的进展,在发生强降雨的第一时间就来到指挥部作出了相关指示,而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在强降雨发生时也都是靠前指挥。”张秀生说,从防汛系统来说,就是及时传达领导指令,发现问题然后协调各部门负责处理,各部门得到指令后能够迅速执行,那防汛工作就很到位,就可能减少一些损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此外,还有人员和物资的及时集结。“比如说,省气象局发布了三个预警后,小店区有人员需要往外撤离,这时武警官兵马上就赶过去抢险了,这就是人力的及时集结。虽然平时我们也有预案,有抢险队伍,但都没有实战过,所以实战时人员能不能马上集结赶到现场,体现的就是我们预案的执行力。还有就是物资及时供应,比如强降雨那几天,小店区急需很多编织袋,我们马上从这儿调用了三万条编织袋支援过去了。还有当时小店、晋源等地出现了积水退不下去的情况,市防指马上给省里打报告,调来了10台抽水泵。这样的话好多积水都能及时排除,最起码也延缓了水位的上涨。这些就是人员、物资的及时集结,是抢险救灾过程极其有效的措施。”张秀生说。
C 对未来城市防汛工作的借鉴意义
当然,这次防汛工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后续的完善和解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城市积水问题。在那次强降雨过程中,市区有多处路段出现积水,交通受到很大影响。一些车辆被困在水里动弹不得,一些行人也被困在马路对面无计可施,对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但积水并没有很快被清除。“我们也积极地应对了,但肯定还存在一些不足,水没有很快被排出有很多原因,比如说这次下雨量确实很大,而且时间短比较集中,某些地方的城市管网排泄的能力相比较而言就不太适应,于是就出现了积水严重的情形。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应该就是对城市管网进行积极的改造。”张秀生说。
但是在他看来,城市管网的完全改造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说把城市的旧管道全部挖出来都换成新的,那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还得和城市的交通等其它方面结合起来,毕竟不可能让全市的交通瘫痪。要想保证交通畅行,人民群众出行有保证,那就得逐步完善,这样的话改造城市管网就有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除此之外,通过这次暴雨检验后,也会发现一些其它问题需要及时整改。比如大雨过后,有些河道的基础被冲出来了,就需要尽快地回填或是加固。还有一些在建工程的工棚,离河槽比较近,这次下雨可能没有把它冲了,但下次就不一定了,所以还是应该离河槽远一点。张秀生认为,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存在一定的隐患,是下一步需要整改的内容。
但总的来说,这次强降雨,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也都给未来城市的防洪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这是第一。为什么要从思想上重视呢?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太原压根不会发生洪涝灾害,但前几天的大雨就给了他们一个警示,告诉他们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防汛工作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然后是落实各项责任,责任到人。第二,我们的人员和物资必须到位。第三,我们的各项措施也得到位,有了人员、物资以后,必须要有措施。比如说河道低的地方,就必须要加堤。第四,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首先保证生命安全,才有资格谈论将来。”张秀生说。
○链接
你觉得洪水离自己很远吗?
山西十年九旱,这是由它的特殊地貌和自然气候决定的,因此在很多山西人的观念里,山西是不可能发大水的,洪涝灾害离自己很远。但自从上周的暴雨过后,很多人都转变了自己的看法,但有些人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猫鱼小七:前两天下雨,我早上七点出门去上班,走了三个小时还在路上堵着,最可恨的是车还被困在水里了,当时真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没想到在山西还能碰上这样的天气,看样子洪水其实离我们也很近。
@海阔天空:每天翻看朋友圈,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相继发生暴雨,水位超警、房屋坍塌、人员伤亡,一遍又一遍刺激着我们的视听,本以为这只是南方的天气,没想到连北方也遇到了这种天气,看样子以后真得重视预防洪涝灾害了。
@小新:我家住五楼,不用担心水会进家里,何况我们小区的排水系统不错,周围没有一点积水,而且那几天基本上我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朋友圈的“水漫金山”我都没有实际看到,所以对发大水仍然没有什么概念,离我还很远。